近日,江汉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工作坊。武汉民间文艺家协会风筝大师鲁应仁先生亲临现场,带领国际学子们体验传统风筝的制作与放飞,在扎竹骨、铺纸面、勾线绘彩的过程中,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。

活动伊始,鲁应仁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多款精美的风筝样品,并生动讲解了风筝的起源、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,以及不同地域风筝的分类与特色。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,对这项古老技艺充满了好奇。


随后进入动手体验环节——亲手制作风筝。同学们纷纷挑选心仪的图案,认真上色、扎制、系线,在鲁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一步步完成属于自己的风筝。从构想到成品,每一只风筝都承载着同学们的创意与热情。




尽管天公不作美,却丝毫未影响大家的兴致。在鲁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,同学们来到操场,手持亲手制作的风筝奔跑、放飞。欢声笑语中,一只只五彩斑斓的风筝乘风而起,仿佛把对新环境、新朋友和新学期的期待,也一同放飞到蓝天之中。



本次活动以风筝为媒介,为国际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。通过亲身体验与亲手创作,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,增进了对中国非遗文化的理解与热爱。一只只风筝,不仅连接着线与风,更成为跨越文化的心灵桥梁,串联起不同国度间的友谊与共鸣。

